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刘琪 10月17日,全球领先的商业纸浆制造商苏珊诺公司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14亿元人民币第二期熊猫债。熊猫债是指境外机构在我国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发行熊猫债。特别是2023年以后,熊猫债市场正在加速扩张。 Wind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熊猫债发行规模将分别达到1500亿元和1900亿元,连续刷新历史新高。截至10月21日,今年已发行熊猫债93只,发行规模1511.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7月底,熊猫债累计发行量除发行规模突破万亿元,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开放具有历史性里程碑。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熊猫债市场规模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流程优化以及发行便利性加大等。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境外机构人民币融资需求不断增长,熊猫债发行更加活跃。国内利率环境有利,较低的利率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发债意愿。投资者结构将更加多元化,机构投资者投资热情将更加活跃,市场流动性将增加。中外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推动在华外资企业金融需求增加。未来熊猫债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司负责人近日表示,将鼓励和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在华发行熊猫债。国盛证券研报认为,目前,熊猫债市场凭借其较高的信用评级、人民币资产国际化的红利以及跨境融资场景的需求,已成为连接境内外资本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债券类型之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断深入,熊猫债市场的拓展潜力和增长动力日益增强,不容小觑。对于如何支持熊猫债市场扩容、提质,明明认为,需要持续完善制度体系,推动熊猫债规则与国际标准接轨。扩大发行主体范围,吸引更多主权机构、多边开发银行和高信用企业参与。我们专注于开发环保、可持续和技术创新的产品,以丰富我们的产品类型。提高市场流动性和定价能力,改善收益率曲线。优化跨境资金管理,完善资金回流机制,增强人民币使用便利性和吸引力。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