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燃料从“铀”变成“钍”!日本在钍基熔盐堆研发方面取得进展。
2025年11月1日 07:5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记者胡哲张建松)广漠戈壁滩上一座新实验堆的落成,让人们可以选择从铀到钍等多种核燃料。 2025年10月24日航拍甘肃省明清县2MW液体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装置。新华社记者金丽万 摄影记者11月1日称,在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倡议下,中科院建设的2MW液体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装置f Science最近首次实现了将钍和铀转化为核燃料。我们在世界上首次获得了钍在熔盐反应堆中运行后的实验数据。它目前已投入运行,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成功将钍燃料引入反应堆的熔盐反应堆。首次论证了利用钍资源的熔盐堆核能系统的技术可行性。钍是一种非放射性银色金属,天然存在于岩石中。钍基熔盐反应堆是先进的第四代核能系统,使用钍作为燃料,热熔盐作为冷却剂。具有无水冷却、常压运行、高温输出等优点。该技术路线符合我国丰富的钍资源禀赋,可与太阳能、风能、高温能等深度融合熔盐储能、高温制氢、燃气和石化等行业构建多能互补的低碳复合能源体系。 2025年10月23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搭建实验样品,用于建造以液体燃料为燃料的实验性钍基熔盐堆。新华社供图 金丽万:“钍基熔盐堆不像现在常用的反应堆加压水箱,采用高温液态熔盐作为冷却剂,因此不需要大型压力容器或大量的水来冷却。就像放入‘高温盐’中产生流体动力,安全高效。”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专家解释道。从科学构想到工程设计实施过程中,团队几乎从零开始。 2011年,中科院依托系统化、体制化优势,集结协同创新团队,启动了先进科技项目“未来先进核裂变能源——钍基熔盐堆核动力系统”。如果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以学习,就自己开发。如果没有专业设备,就边做边学。专项实施过程中,约100家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校和行业组织深度参与研发和工程建设,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从实验室研发到实验堆工程核心材料、装备和技术验证的跨越。你的努力将会得到回报。该实验反应堆于 2020 年 1 月开始建设2024年6月首次实现全功率运行。2024年10月,完成全球首次熔盐堆加钍,建成全球首个专用熔盐堆及钍铀燃料循环研究平台。目前,科研团队正在对钍添加后的重要科学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团队负责人戴世民表示,团队目标是2035年建设100兆瓦钍基熔盐堆示范工程并实现示范应用,加快技术迭代和工程改造,为国家提供安全可靠的钍基发电新途径。策划:陈芳 记者:胡哲、张建松 统筹:杨丽萍、吴静 新华社 国内制作
(编辑:马长彦)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adimin@nets4.com

相关文章

能量场连击3次!页岩油、水电和抽水蓄能能源的进展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前三季度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绿色普惠贷款快速增长。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李凡同志任共青团河北省委书记。

中国经济网石家庄10月24日全文报道 据“河...

读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