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于红 今年以来,香港股市股权融资日趋活跃,为中资券商提供了丰富的交易机会。近日,香港股市一至三季度股票申购数据出炉,多家中资券商取得骄人业绩,与国际投行争夺排名第一。与此同时,为抓住发展机遇,中资券商今年继续深化在港布局,积极推动在港设立子公司,扩大商事牌照范围,持续向国际化、专业化方向迈进。投资和借贷活动正在活跃已经在香港股市上市了。今年以来,香港股市一直呈上升趋势。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恒生指数同比上涨29.17%。与此同时,香港股市投融资也变得活跃。前三季度,香港股市融资总额(包括IPO及再融资)达4148亿港元,同比增长253.3%。在此背景下,中国券商投资银行业务进一步开放。前三季度中资券商赴港IPO认购情况来看,中金香港证券以认购金额3,402.9万港元位列IPO认购企业榜首,认购数量为32家。中信证券(香港)以25家企业排名第一,以认购金额6.71亿港元排名第二,认购企业数量为28家。公司认购。华泰金控(香港)和中信建设国际也以164.81亿港元和95.61亿港元位居承销商之列。再融资认购方面,中金香港证券认购11户,认购金额2,266.9万港元。中信证券(香港)认购195.35亿港元,签约18宗。国泰君安证券(香港)和华泰金控(香港)分别认购894.5万港元和395.9万港元。智库盘古(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于凤辉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 “香港股票市场股权融资活动的兴起,给中资券商带来了多维度的利益和战略机遇。香港股票市场股权融资规模的扩大”香港可以直接推动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增长“我们支持中资券商拓展国内市场、国际化范围。同时,中资券商可以通过参与蓝筹公司股权融资项目积累丰富的业务经验,提升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此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活跃的市场活动,可以吸引更多国际资本的关注,为中资券商提供更多跨境业务机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中资证券公司不断推进国际化战略。在此过程中,香港市场成为中资券商国际化的重要一站。今年以来,中资券商持续加大在香港的布局,g 他们的服务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许可证设计可操作性。 10月3日,联合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子公司联合国证券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已正式获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的交易批准。获得该牌照标志着该公司在香港业务布局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牌照强化和区位优势”的双重价值,紧密链接多方资源,构建投行、交易、托管服务协同服务体系,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完善的跨境融资解决方案。此前,华安证券还于9月25日公告,旗下子公司华安证券(香港)已获得香港证券及富途颁发的6号牌照(向机构投资者提供融资建议)资源委员会(证监会)。同时,中资券商也在积极推动在香港设立子公司,推动国际业务发展。 8月,First Venture宣布计划在香港投资不超过5亿美元设立一家控股公司全资子公司,而后者又计划设立一家在中国香港持牌的全资子公司。 6月,西部证券还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10亿元人民币的全资子公司。对此,萨摩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官郑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资券商海外扩张目的地中,香港市场是首选。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全球资金流通优势,各大金融机构已建立了一些先发优势。”香港经济复苏,中小金融机构加速复苏。多于。对于中国的券商来说,深度协调国内和国际的业务和资源将有助于其增强市场竞争力,并继续朝着成为世界一流投资银行的目标迈进。 “展望未来,不少券商表示将重点深化在香港布局,全面增强国际业务竞争力。对此,招商证券表示,将抓住中港深化开放和区位优势带来的机遇,按照“扎根香港、拓展亚太、辐射全球”的战略方针,推动在香港、香港等领域的业务创新。 “跨境理财”及衍生品。中信建投还表示,总部将设在中国香港,放眼全球,打造股权融资、发债、结构性产品、衍生品、财富管理等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